首页 财经 柔性执法筑防线 不让须眉守平安 —-哈尔滨市第三看守所

柔性执法筑防线 不让须眉守平安 —-哈尔滨市第三看守所

庄晶媛 姜姗姗哈尔滨市第三看守所承担着全市九区九县的女性犯罪嫌疑人羁押管理任务,这个集体共有45名民警辅警,其中42名是“警花”,在公安工作的“大后方”,她们不忘初心,以忠诚和热血书写着助力平安冰城的芳华答卷,感人至深的监管故事在这里被岁月点点滴滴地记录着

一本图书,点亮重启生活的希望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铁窗洒进监道,未成年人监室内已传出朗朗读书声

这样的场景,在第三看守所已成为日常。面对羁押任务重、管理难度大的情况,她们积极探索“监内管理课堂化”的新路径,营造良好教育感化氛围。

起初在押人员连复杂点的话都读不明白,现在能背诵国学经典了。”管教民警赵秀芳欣慰地说。一本本书籍如同一盏盏明灯,点亮重启生活的勇气

“从来没有静下心来这样读书,无知无畏让我违反了法律”未成年在押人员李某在一天晨读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如今,监室里的书籍已被翻得卷了边,而她们的人生,正在书页翻动间悄然重启。

一面锦旗,彰显柔性执法的温度

“感谢民警对她的关心,让她能安心改造,我们也就放心了。”已投送监狱人员杜某家属热泪盈眶,郑重地将鲜花送到了副所长徐晶与民警张也的手中。

杜某年迈行动不便,有焦虑情绪,张也制定了个性化帮扶方案,常与她谈心,每次提审、律师会见都为她准备好轮椅,关注身体状况。

“柔性执法”是第三看守所秉持的创新执法理念,从在押人员生活、健康、思想等方面给予保障,将冰冷的制度化作温情的桥梁,用爱心与智慧唤醒良知。

一盏明灯,指明人生道路的方向

在第三看守所,总能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时而与在押人员促膝谈心、时而在电脑桌前伏案办公、时而与民警交流心得,她就是教导员吴艳丽,是管理所内的各项繁琐工作的“大家长”。

十六年高墙内的工作让吴艳丽对教育感化在押人员颇有心得,她坚持以理疏导、以情感化,医治”误入歧途的灵魂。

“您放心,我一定改过,今后要活出个新样子……”谈心后,在押人员徐某从闭口不言转为敞开心扉。为发挥监所“特殊学校”职能,摸索创建了“5+5+5”工作法、开口交流“三步法”等教育转化工作法,实践取得较好成效。

因在教育转化工作方面特别突出,市委政法委在监管支队建立“教育转化基地吴艳丽工作室”,负责此项工作的吴艳丽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帮教能手”,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教育转化专家”。

一份责任,守护后方阵地的安全

交接班仪式上,民警正在逐项核对监室动态。从在押人员情绪变化到监室设施状态,每一个细节都被记录在交接本上——这是24小时无缝衔接”勤务制度的日常缩影。

“安全不是口号,而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为确保安全,第三看守所立足实时动态勤务安全隐患排查创新,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情况。这支队伍用钢铁般的纪律筑起了监管安全的铜墙铁壁在重大勤务中交出了零事故的完美答卷,被授予“哈尔滨市第39届劳动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沐光而行,行将致远,第三看守所民警辅警将用忠贞和坚韧牢记初心、感恩奋进,用责任与担当做高墙内的“心灵方舟”,交出高质量“平安答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