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冰城警营“传帮带”里的社区警务成长记

冰城警营“传帮带”里的社区警务成长记

 

公宣哈尔滨市公安局平房分局新疆派出所民警奚望是新警张腾宇的师傅。奚望经验丰富,在警营摸爬滚打多年,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是徒弟张腾宇心中一直想要成为的警察模样——因为,同样繁琐的派出所事务,总能在他的手里梳理成清晰的档案集。

9d0629af8dc55dccefeca1e76cb728d1.png

“从接警记录的规范填写到群众矛盾的化解技巧,奚望师傅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问题。”说起入职后的成长,张腾宇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刚到指挥室时,面对繁杂的警情调度、突发状况处置,张腾宇常感到手足无措。有着多年实战经验的警师奚望主动靠前,从接处警流程规范到应急处置预案推演,手把手教学、点对点答疑。同时,他还指导张腾宇在指挥室中捕捉监控画面的异常信息,强调数据统计的重要性:“别小看这些信息,有的可能就是化解风险的‘密码’。”

在奚望的指导下,张腾宇通过反复训练,从最初的业务生疏到逐步掌握信息提炼、台账整理和图文报告撰写,实现了从“拍虚第一张执勤照片”到独立完成全流程工作的蜕变。短短数月,他便熟练地掌握了指挥调度技巧,接警响应速度、信息研判准确率显著提升。

轮岗至社区民警队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奚望也曾深耕社区警务多年,对走访入户、矛盾调解、隐患排查等工作驾轻就熟。他传授张腾宇“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的群众工作法,指导他运用“法理+情理”化解邻里纠纷。

基层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多变,有时候说错一句话就会将矛盾激化。张腾宇刚到社区不久就遇到了“麻烦”,幸好师父奚望及时出手,圆满化解了邻里纠纷。

前不久,家住平房区某小区的居民刘先生到社区警务室求助称,他家住三楼,二楼邻居李大娘身体不好,被女儿接到海南养老,常年不在家。由于房子比较老旧,李大娘为了防止管道阻塞造成反水,在自家卫生间的下水管道处安装箅子来阻挡异物,却没想到这一做法造成了刘先生家多次反水,令其一家苦不堪言。面对情绪激动的刘先生,刚从事社区警务工作的张腾宇有些不知所措。看到这一情况,奚望临危不乱,耐心安抚刘先生的情绪,并通过社区与二楼的李大娘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次的“于法、于理、于情”的劝导调解,李大娘终于同意拆除箅子,两家人最终握手言和。

f3a00c688982e996dc61d1166ae904b5.png

还有一次,张腾宇跟着师傅奚望走访一户行动不太方便的老人。临走时,奚望主动帮老人把门口的杂物清理走了,还叮嘱老人以后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找他。老人感动得直说:“这警察真好,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张腾宇将师傅的一言一行记在心里,发现师傅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群众的需求,也仿佛能够读懂群众的心思,为他们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用心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在家长里短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耐心和智慧搭建起信任的桥梁。就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依据那样,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将温暖留在大家的心里。”师傅奚望的工作智慧,总是让张腾宇大开眼界、大有收获。

从师傅奚望这里“取经”,令张腾宇收获颇丰。以前,他总觉得警务工作就是处理“琐事”,现在愈发认识到,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琐碎,都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那些规范执法的严谨遵循、那些与群众拉近距离的共情瞬间,就像搭建房屋时稳固的框架结构与温馨的内部装饰——严谨是框架,用法理与真情筑起安全的壁垒,让执法之“屋”经得起风雨考验,让群众在警民之“家”中感到公平与温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