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方正公安:坚守为民初心 铸就服务暖章

方正公安:坚守为民初心 铸就服务暖章

 

在方正县公安局的服务窗口,有这样一群民警,他们以岗位为舞台,用坚守与付出,勾勒出一幅幅警民情深的动人画卷,生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一次次耐心解答、一回回紧急相助中,让群众感受到最真切的温暖。

日常工作中,面对纷至沓来的办事群众,窗口民警始终保持耐心与热情。无论是政策咨询,还是业务办理,他们都以专业的素养、温和的态度,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出入境管理大队窗口民警宋姐是队里公认的“韩语达人”,为了更好地服务朝鲜族群众,成为政务服务大厅里特殊的“沟通桥梁”。就在上个月,一位年长的老人焦急地在窗口前比画着,双手因情绪激动而微微颤抖。宋姐立刻起身,用标准的韩语微笑着说:“你好,我是警察,能为你提供帮助。”老人惊喜地睁大了眼睛,原来她的护照过期,无法出国探亲。宋姐一边用韩语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快速核实信息,短短十分钟就完成了业务办理,还细心地将领证时间和注意事项写在便笺上递给她。当老人用韩语说出“谢谢”时,眼里的泪光正是对这份温暖最真挚的回应。

对于群众的“急难愁盼”,民警们总是主动上前、迎难而上。辖区的卢大姐被一个“年龄问题”困扰了十几年——当年换发二代身份证时,村干部误将她的出生年份登记小了5岁,这让她在办理社保、领取养老金时屡屡碰壁。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卢大姐拄着拐杖来到窗口求助。接待她的张警官详细记录下情况后,立即着手调查:先是翻阅派出所的原始户籍档案,又驱车前往卢大姐所在的村子,走访了多位年迈的村干部和老邻居,逐一核实证言。为了不耽误卢大姐的事,他还主动协调民政、社区等部门补充证明材料。得知卢大姐行动不便,张警官特意开车接她去照相馆拍照,办好新身份证后又第一时间送上门。当崭新的户口簿和身份证交到卢大姐手中时,她紧紧攥着张警官的手说:“谢谢你,让我终于做回了自己!”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他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成了工作常态。今年国庆假期,当大家都沉浸在团聚的喜悦中时,窗口却依然灯火通明。10月3日清晨,市民王女士急匆匆地冲进大厅,声音带着哭腔:“我儿子在外地突发疾病,急需办理户籍证明才能报销医药费,这可怎么办啊?”正在值班的赵警官见状立刻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启动“紧急事由优先办”机制,一边快速核对信息。原本需要3个工作日的流程,在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手续。当王女士接过打印好的证明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你们的服务真是救急如救火,这张纸就是孩子的‘救命钱通行证’啊!”这样的紧急情况在节假日并不少见,民警们常说:“群众的假期就是我们的工作日,能帮他们解决问题,比陪家人过节更有意义。”

业务高峰期时,他们更是顾不上身体的疲惫,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每年高校开学前,办理身份证的学生络绎不绝,窗口前常常排起长队。为了减少学生和家长的等待时间,民警们提前制定了“学生专场”服务计划,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推迟下班时间,还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孙警官,连续一周每天都要处理上百笔业务,嗓子哑了就含着润喉糖坚持,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发麻也不肯停下。有一次,他发现一位学生因为紧张漏带了户口本,家又远在几十公里外的乡镇。考虑到学生第二天就要返校,小孙警官让他先通过手机发送户籍信息进行核验,同时协调辖区派出所核实身份,最终为他顺利办理了业务。学生家长特意打来电话感谢:“你们的细心,真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麻烦。”

方正公安窗口民警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好评。窗口的留言簿上,写满了“服务热情”“效率超高”“贴心周到”的赞誉;办公桌上的笔记本里,记录着群众的每一个诉求和办理进度,每一条后面都盖着“已办结”的印章。他们就像警民之间最温暖的桥梁,用专业与温情化解难题,用坚守与付出守护平安,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着最坚实的公安力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