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宣)佘海玲,2024年12月成为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太平派出所的一名见习民警,在这里遇到了师傅魏艳玲。魏艳玲常说:“警察的基本功是对群众的真心。”作为一名非公安院校毕业的新人,魏艳玲的话让佘海玲倍感鼓舞,同时也让佘海玲对如何践行这份“真心”感到一丝迷茫。
最初在社区调解矛盾纠纷时,佘海玲常因嘴笨而显得手足无措。
一次,居民王大爷急匆匆地来到社区警务室求助称,邻居李阿姨把新买的空调外挂机安装在了他家的卧室窗外,噪音搅得他彻夜未眠……王大爷越说情绪越激动。
魏艳玲见状轻声地提醒佘海玲:“小佘,去给王大爷拿瓶水。”佘海玲赶紧拿了瓶矿泉水递给魏艳玲。魏艳玲接过来,顺手拧开了瓶盖,递给王大爷,并耐心地安抚他的情绪,仔细询问事情的经过。在魏艳玲温声细语地劝慰下,王大爷情绪很快平复下来。“王叔,您放心,这事儿我帮您想办法,您先回家等我信儿!”魏艳玲承诺道。
王大爷走后,魏艳玲便带佘海玲来到李阿姨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李阿姨,引导她换位思考王大爷的难处。在魏艳玲的耐心劝说下,李阿姨意识到空调外挂机的安装位置确实不妥,当即联系了工人重新安装。
看到工人重新安装了空调外挂机,王大爷感激地握着魏艳玲的手连声道谢:“小魏啊,这事儿得亏你了,这下我能睡个安稳觉了!”看着老人的笑脸,佘海玲第一次明白了魏艳玲说的话:“调解工作既要讲方法,又要安抚群众的情绪。”
这样的“现场教学”每天都在社区悄然上演。
“小佘,你看这栋楼的单元门,门禁坏了一周了,这就是安全隐患。”魏艳玲蹲下身指着墙角的烟头:“你瞅,这里常有人聚集,咱得提醒物业加强巡逻……”
魏艳玲的笔记本里,除了群众反映的诉求,更多的是魏艳玲在日常工作中捕捉到的“隐藏信息”:从独居老人门口牛奶箱是否积灰,判断其是否需要重点关注;从卷帘门锁具的新旧,提醒防范盗窃;从小区公告栏通知是否及时更新,洞察社区管理漏洞……以前,佘海玲入户走访时只想着把问题问全,如今才悟到:走访的真谛是要看见没说出口的需求。现在,佘海玲也学着魏艳玲的模样遇事多思考,主动探寻群众的潜在需求。
从魏艳玲的“经验库”到佘海玲的“实践课”,从敲门走访到贴心服务,这既是公安业务技能的传承,更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接力。当佘海玲与魏艳玲的足迹印遍社区的每一条街巷,当群众的笑容在每一次互动中绽放,“警民同心”的暖流正悄然织密平安社区的防护网,让“守护”二字在传承中愈发厚重温暖。今后,佘海玲会继续保持谦逊,虚心向魏艳玲学习,履行好守护辖区群众平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