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宣)初见通河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龚智群,他正俯身显微镜前,专注得如同外科医生——他的“病人”是沉默的物证,“手术刀”是多年沉淀的经验与精密的科技仪器。“报告,新警刘尔璇前来报到!”龚智群这才转身,带着几分调侃说道:“在这里不用这么大声,证据会被吓跑的。”嘴角那抹极淡的笑意,成了师徒缘分的温暖开端。
每一个细节都会说话
第一次跟随师傅出现场,是一起入室盗窃案。刘尔璇紧张地穿戴好勘查装备,龚智群却已蹲在门口,目光锁定门锁周围:“这不是普通案件。”见刘尔璇凑近观察却毫无头绪,他递过放大镜,语气耐心:“刑事技术工作就像和物证对话,它们每一个都会说话,只是需要你耐心倾听。”
接下来的3个小时,夏日高温将龚智群的警服浸得透湿,他的动作却始终轻柔精准——教刘尔璇提取指纹、包装物证、记录现场,每一步都毫不含糊。“师傅,差不多就行了吧?”刘尔璇忍不住小声提议。龚智群猛地抬头,眼神瞬间严肃:“我们做的从不是‘差不多’的工作。一根微小的纤维、一枚模糊的指纹,都可能关系着一个人的清白或有罪。记住,技术警察的职责,就是替无声的证据发声。”这句话,从此深深烙印在刘尔璇的心底。
科技是另一双眼睛
刑事技术室里的精密仪器,起初让刘尔璇操作时总是战战兢兢。一次比对指纹,几个相似点反复对不上,他急得满头大汗。“遇到难题了?”龚智群走过来,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拉过椅子坐下:“给我看看你的比对方法。”
仔细看完操作后,他指着屏幕上一个特征点:“这里你注意了吗?虽然纹路相似,但这个节点有细微分歧。科技是我们的另一双眼睛,但必须配上会思考的大脑,才能看清真相。”随后,他手把手教刘尔璇,复杂的技术原理,经他讲解总能变得浅显易懂。
“过去没有这些高科技,全靠经验和肉眼,我们错失过不少关键证据。”龚智群轻轻抚摸着仪器,语气带着感慨,却更添郑重:“现在条件好了,破案率提高了,但责任心永远比技术更重要。机器可能出错,可人的责任心不会。”
是职业,更是使命
跟师第三个月,师徒二人接手了一起复杂案件。连续奋战两天后,他们从一根微小纤维中找到突破口,成功锁定嫌疑人。“师傅,我们太厉害了!”刘尔璇难掩兴奋。龚智群却异常平静:“破案不是目的,正义才是。我们该庆祝的,不是‘赢了’案件,而是为受害人找回了公道。”
那晚加班后,龚智群泡了两杯茶,递给刘尔璇一杯,忽然问道:“知道我为什么在技术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吗?”见刘尔璇摇头,他缓缓开口:“因为我始终相信,每做好一份鉴定,就可能避免一次错判;每发现一个关键证据,就能将真凶绳之以法——这就是我们技术警察的价值。”他喝了口茶,目光落在刘尔璇身上,语气郑重:“警察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使命。现在,这份使命感传给你了,希望你能接得住。”望着师傅鬓角的白发,刘尔璇忽然懂了,什么是“传承”。
如今,刘尔璇早已能独挑大梁。每当有人问“这个细节真的重要吗”,他总会想起师傅的话:“重要,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着一个人的清白或有罪。”在那间常亮灯的刑事技术室里,龚智群用十多年时光证明:警察的荣誉从不在勋章里,而在每起经手案件的公正中;技术的价值也不在高精仪器里,而在为无声证据代言的责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