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五点,松花江通河段仍笼罩在夜色中,民警任廉杰已打着手电筒,开始当天的第一次江面巡查。“这片冰面颜色发灰,厚度不够,得马上设置警示标志。”他一边自语,一边从随身工具包中取出警示旗和警戒带。这样的清晨巡查,任廉杰已坚持了整整三个冬天。
今年封江期以来,他独创的“望、闻、问、切”冰面巡查法在全局推广——通过冰面颜色判断厚度,通过敲击声响辨别结构,甚至能依据裂纹预测风险。“冰面巡查不能光靠眼睛,要用心。”这是任廉杰常挂嘴边的话。几天前,他在巡逻中发现一处冰面出现异常裂纹,立即组织疏散了正在附近活动的二十多名冰钓爱好者。就在疏散完成半小时后,该处冰面发生塌陷。“要不是任警官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一位被疏散的群众事后仍心有余悸。
除了日常巡查,任廉杰还特别关注江面上的特殊群体。去年冬天,他发现有几位老人经常在薄冰区垂钓,多次劝阻效果不佳。于是他自费购置安全绳和救生设备,每次巡逻都特意前去探望,渐渐以真情打动他们。“现在这些老人不仅自己注意安全,还主动帮我劝阻其他冒险者。”任廉杰欣慰地说。
最令人动容的是,为不耽误巡逻,任廉杰已连续三个冬天没有回家过年。除夕夜,万家团圆时,他依然握着手电筒行走在江面冰层。“我也想家,但守护群众安全是我的责任。”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一名普通民警的担当。
今年以来,任廉杰累计劝阻危险行为20余起,救助受困群众8人,他所负责的江段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寒来暑往,他以坚定的脚步在冰面上一步步丈量着责任与担当,成为松花江畔最温暖而坚定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