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夏建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BR计划入选者发酵过程的智能化预测与动态优化的探索

夏建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BR计划入选者发酵过程的智能化预测与动态优化的探索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华东理工大学

承办单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实验室

华东理工大学发酵工业分离提取技术研发中心

二、会议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5年8月7号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a05d2c00708f1617b2c2443ec09c0f0c.png

夏建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BR计划入选者,天津市领军人才,中国微生物学会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智能生物制造中试平台主任。2008年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师从张嗣良教授。提出基于反应器流场和细胞生理相结合的发酵过程优化放大方法在国内多家生物制造企业获得成功应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Trends in Bio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授权5

2、报告题目及摘要:

题目: 发酵过程的智能化预测与动态优化的探索

报告摘要:

近年来,高通量菌种构建及菌种筛选方法得到大力发展,这大大推动了产业高性能菌种的选育效率。催生了一大批类似天木生物、衍进科技等企业,服务于我国生物制造高产菌种选育装备与方法的开发。然而围绕菌种性能得以发挥的高通量发酵优化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与之配套的高通量、自动化、智能化的发酵优化设备与方法的缺失,成为限制这些高性能菌种向产业化转化的关键瓶颈。

如何提升发酵优化效率是解决上述瓶颈的关键,高通量平行生物反应器为实现发酵优化效率提升提供了硬件基础,但是由于缺乏对于发酵过程的智能化预测与动态优化等智能化方法,还高度依赖于发酵专家的经验。为突破这一限制,课题组在发酵过程的智能预测方法及智能调控策略方面进行了探索,本报告围绕发酵过程关键参数的未来走势预测,以及动态优化调控策略两个方面,结合案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时序序列的智能预测模型的构建,并利用该模型对实际发酵过程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表现明显优势。另外介绍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发酵过程智能动态调控策略的智能化方法,并在7.5L罐水平进行了应用验证。这些探索对于推动发酵过程优化的智能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报名热线:18017949003张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