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东莱派出所作为被国务院命名的首批“人民满意的派出所”,自1946年从解放战争硝烟中诞生,便扎根于道外区的市井烟火,从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走来,始终以“东莱精神”为指引,以“百家熟、警民鱼水情、拒腐蚀永不沾”三件传家宝为根基,不负期许、砥砺奋进,把整顿成效转化为履职动能,全力推动派出所工作提质增效,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治理防线,切实筑牢维护辖区稳定、守护群众安宁的第一道防线。
筑牢队伍管理根基 争当“排头兵”

东莱派出所聚焦队伍管理核心,强化纪律意识、锤炼优良作风、健全管理机制,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走深走实,既以“谈心谈话”暖警心、“大走访”抓教育引导,又以警令局规为遵循抓学习交流,更借选树先进典型营造创先争优氛围。
青年民警刘阳获得了“冰城好人”荣誉称号,这是东莱派出所队伍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并在东莱派出所成立了“刘阳好人工作室”,持续践行为民初心。一天,东莱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辖区内某小区有一女子正抱着婴儿坐在8楼楼道窗台边缘,意欲跳楼轻生。情况万分危急,刘阳和同事协同作战,成功解救了该女子。后续,刘阳利用下班时间,每天前往她的家中与她们一家人聊聊天、谈谈心,成功解开了女子的心结。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织密“安全网”

东莱派出所将“百家熟”传家宝、解纷“五聚焦”工作法,与东莱街道“大走访、就地调、联动解”等品牌工作法深度融合,一体推进,通过日常巡查走访及时了解辖区内的大事小情,掌握辖区内矛盾易发点,在调解过程中贯穿法治宣传教育,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让“东莱式”矛盾纠纷排查网络扎根基层末梢。
近日,民警马宗强在入户走访时,发现一起因双方开关门冲突引发的矛盾纠纷。因该小区属于老旧小区,楼梯间防盗门设计存在弊端,双方进户门距离过近并且呈90度角设计,同时开关门十分不便,因此总是引发矛盾、口角,于是居民找到民警马宗强求助。民警马宗强听取双方诉求后,抓住矛盾本身,了解了双方的矛盾根源在于居民在进屋时开关门总会误碰到对方房门。马宗强查阅相关法条与规定,对双方进行释法说理,缓和双方激动情绪。然后,他又多次进行实地走访、观察实验,发现安装房门限位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劝说沟通,双方同意在自家房门安装房门限位器。在安装过程中,社区、物业随同马宗强现场见证,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居民于先生对民警敏锐的观察力、巧妙的做法赞不绝口,称赞道:“东莱民警真是咱们居民的贴心人。”
全力打造平安引擎 当好“安全员”

东莱派出所紧跟科技发展趋势,以“智慧警务”为引擎,推动基层治理从“人力防控”向“科技智防”转型,全力守护辖区平安。依托全局大数据中心,将公安业务数据与社会治理数据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全量数据资源池,实现人口、场所、事件等要素“一屏统览”。运用智能分析、5G传输等前沿技术,配备移动警务终端、智能执法记录仪等先进装备,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力少跑腿。同时,大力推进公共视频监控一体化和智慧单元全覆盖建设,实时更新场所、人员等信息,通过视频监控、电子围栏等设备,构建起“点上覆盖、面上成网、外围成圈”的感知防控体系,让违法犯罪无处遁形。
针对重点管控人群,如未成年人、刑满释放人员、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东莱派出所建立“一人一策”风险预警模型,借助科技码的推广应用和市局警种部门的数据支撑,加强分析研判,提前预警潜在风险,实现有效管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