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嵩山派出所的一名社区辅警,第一次跟随邓宇师傅下社区时,我攥着笔记本的手心全是汗,总觉得自己像个“门外汉”,直到遇见师傅。他常说:“顾新宇,社区工作没捷径,脚底板下出真情。”半年来,跟着他用脚步丈量辖区每寸土地,我终于读懂了这句话的分量。
师傅总有办法化解辖区的矛盾纠纷。上个月,某小区三楼和四楼住户因为漏水吵得要报警。我跟着去时,两家正红着脸对峙。师傅没急着评理,先拉着四楼住户看天花板:“你看这墙皮泡得,确实闹心。”又转过头对三楼住户说:“老陈,咱先找维修人员查漏水点,看看是管道问题还是装修的事,解决问题比吵架管用。”他当场联系物业维修人员,又蹲在卫生间帮忙排查,最终发现是由于三楼洗衣机排水管接口松动造成的漏水。两小时后问题解决,师傅又拉着两家坐下:“远亲不如近邻,以后家里有小毛病,互相搭把手比啥都强。”后来四楼阿姨特意来所里感谢:“邓警官这调解,比亲兄弟劝和还管用。”我在旁边记下:“调解要先共情,再找症结,最后搭梯子。”学了三次我才摸出门道,如今已能独立处理简单的邻里纠纷,上个月还成功调解两起因广场舞音量引发的矛盾。
翻开我的工作台账,从最初的“走访10户仅记录3条问题”,到现在“日均走访20户,解决民生问题8件”,这背后是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上周,所里统计辖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我们组排名第一,师傅却把荣誉推给我:“现在小顾打电话,居民一听声音就认得出,这就是进步。”其实我明白,这份成绩里,有他陪我加班整理的63页走访笔记,有我调解失败时他说的“没事,下次注意倾听”,更有他整理着装时那句“穿这身制服,就得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
如今,我也能像师傅那样,在菜市场被摊主喊“小顾来啦”,在小区里被孩子围着要糖吃。看着辖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5%,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6%的数据,我终于懂得:所谓薪火相传,不过是前辈把经验揉进日常,后辈用行动接续担当。跟着师傅走社区的每一天,我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在学着把这份守护,变成辖区居民看得见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