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我国首个校园近视防控系统标准正式启动

我国首个校园近视防控系统标准正式启动

为深入贯彻《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规范校园视力检测和近视防控相关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与合法权益,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园视力检测与近视防控相关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严查无资质机构入校开展视力检测,严厉打击虚假营销行为,并首次提出通过质量认证手段推动近视防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学校普遍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并加强近视干预管理。然而,部分无资质机构借“免费检测”之名进入校园,违规收集学生信息,甚至推销高价、无效的近视防控产品,严重扰乱正常防控秩序,侵害学生及家长权益。

《通知》明确指出,严格资质审核:严禁无医疗、检测资质的机构进入校园开展视力检测,各地教育、卫健部门需联合建立准入机制,杜绝商业行为干扰校园防控工作。打击虚假宣传:市场监管部门将重点查处“近视治愈”“度数降低”等夸大或误导性宣传,依法惩处虚假营销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质量认证:鼓励经权威认证的近视防控产品(如护眼灯、验光设备等)进入校园,确保产品安全有效,提升防控科学性。强化数据安全:学校和检测机构须严格落实学生视力数据保密要求,禁止任何机构违规获取或商业化使用数据。

为全面落实《通知》要求,严控近视防控产品质量、加强视力监测数据安全管理,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于7月24日组织召开了《青少年近视防控系统设计与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线上研讨会。该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校园近视防控系统设计的规范性文件,旨在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管理碎片化等问题,为学校、健康管理机构及企业提供权威技术指引。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校园视觉环境优化:明确教室采光照明、黑板反射比等硬件标准,打造科学用眼环境。健康管理流程规范化:细化视力筛查、分级预警、干预跟踪等环节的操作规范,建立全周期防控体系。产品与服务评价标准:对近视防控产品(如光学仪器、智能护眼设备等)的安全性、有效性提出量化指标,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校园。

该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我国校园近视防控工作迈入标准化、专业化新阶段。将推动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应用,并联合行业协会开展企业合规培训,确保标准落地见效。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携手守护青少年“光明未来”。

 

热门文章